提早半个小时到会场,看见陆续到来的人们,有的是鼻梁上架着眼镜、尚在求学中的青少年,不然就是两鬓斑白的退休人士,还有40多岁的中年人士,以及极少数像我这样年龄层的。
就和上次的现象一样,我这个年龄层的朋友们都跑去哪儿啦?
这回开讲的主题好长:
双城恋曲:香港-深圳 与 新加坡-新山的二重奏
虽然梁文道先生一贯的穿着是黑与白,但学识之渊博并没有如此简单。表面上,香港和深圳,新加坡与新山的状况是相似的,但在一轮的座谈会后才发现并非像我所知道的如此片面。我不是智者,无法精辟的分析间中的唇齿相依的关系。我只希望自己是个空杯,多听多学一些能人的智慧。
新山和新加坡的关系,不仅仅是很多人越过长堤赚取新币,送孩子过海读书,还是新国人到新山尽情消费、乱丢垃圾那么表面。它牵扯了很多政治、经济和文化的微妙情感。
买下了文道先生的一本著作,还要了个签名。其实还真不知道这样的举动其实代表着什么,或许只想天真地和这个名人有着丁点的联系吧?他还真谦卑得让人不敢相信。
临走,一股内心的声音告诉自己,我不要再持续羡慕别人国家多么美好,还是对自己的国家做无谓的控诉和指责。很多時候,人民也只是那些打壓政策下無辜的犧牲者。與其坐以待斃,或是做個“閨中怨婦”,只懂埋怨,埋怨過後聳聳肩再重複著這樣的生活,不如認真想想,有什麼是自己能夠做的。哪怕只是丁點兒。
事不關己的冷眼看世界,認為誰執政都不重要,反正馬照跑、舞照跳。試問,我們不為自己爭取什麼,誰還會在乎你是死是活,誰還會為你的未來、你孩子的未來打造美好家園?
在我卑微的人生里头,我想为我的民族、国家、下一代做一点事情。我的力量雖小,至少也是股力量。